历史条件与地理因素的良性互动——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业兴起的动因The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History and Geography——The Cause of the Rise of Guilin Publishing Industry in the Period of Total Anti-Japanese War
王博;
摘要(Abstract):
全面抗战爆发后,桂林出版业抓住人员、工厂和文化机构内迁的机遇,再利用省会城市地位、岩溶地貌和交通便利三种条件,使其发展远远领先柳州、南宁、梧州等城市,在整个抗战后方排行中也是数一数二的。但随着日军进犯,桂林作为抗战后方城市的地位丧失,机构、工厂纷纷外迁,人员疏散,交通破坏,致使出版业迅速衰落。可见,不同地理环境会影响历史发展进程,而地理环境也只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桂林抗战时期出版业的兴衰就充分佐证了这一点。
关键词(KeyWords): 全面抗战;桂林;出版业;地理条件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王博;
Email:
DOI: 10.16020/j.cnki.cn45-1302/z.2020.05.00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蔡定国,杨益群,李建平.桂林抗战文学史[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
- (2)唐咸明.从政治地位的变迁看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图书出版业[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80-83.
- (3)吴永贵.民国出版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105-106
- (4)中国近代现代出版史编纂组.中国近代现代出版史学术讨论会文集[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0:302.
- (5)苏朝刚,王志昆,陈初蓉.中国抗战大后方出版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5:5.
- (6)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出版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77,96-98,100,104-105.
- (7)广西省政府建设厅统计室.广西经济建设手册[M].南宁:广西省政府建设厅统计室,1947:54-56.
- (8)广西统计局.广西年鉴(第三回)(上)[M].南宁:广西省政府统计处,1944:181-182,593-597,682.
- (9)龙谦,胡庆嘉.抗战时期桂林出版史料桂林文史资料第三十八辑[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9:71.
- (10)洗文.桂林市的印刷工业[J].中国工业,1943(19):13-20.
- (11)潘其旭.桂林文化城纪事[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4:225.
- (12)广西省政府十年建设编纂委员会.桂政纪实(下)[M].桂林:广西省政府十年建设编纂委员会,1946:329,337-354.
- (13)桂林市志编纂委员会.桂林市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7:139,1843,2940.
- (14)胡愈之.忆长江同志[N].人民日报,1978-11-23.
- (15)司马文森.扩大宣传周之后建议成立西南文抗[N].大公报(桂林版),1944-06-21.
- (16)赵家璧.忆桂林---战时的“出版城”[N].大公报(上海版),1947-05-18.
- (17)覃静.桂林抗战时期出版物调查分析[J].图书馆界,2011(5):74.
- (18)现代文学期刊联合调查小组.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初稿)[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1:50-55.
- (19)李宗仁.李宗仁回忆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 (20)宾业绳.抗战中的桂林[J].全面战,1938(22):9.
- (21)广西新闻出版局出版志编辑室.广西出版史志资料(四)[M].南宁:广西新闻出版局出版志编辑室,1992:218-368,369-409.
- (22)童常.在桂林的岩洞[N].救亡日报,1939-02-28.
- (23)桂林的防空问题[N].救亡日报,1940-08-26.
- (24)舒天.桂林风烟[M].南昌: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164.
- (25)叶圣陶.叶圣陶日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 (26)广西日报新闻研究室.救亡日报的风雨岁月[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147.
- (27)广西省政府委员会.广西建设计划大纲[Z].桂林:广西省政府委员会,1941.
- (28)邵公文.桂林出版业巡礼[J].店务通讯,1940(104).
文章评论(Commen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