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名称: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创办日期: 1987年

刊期: 双月刊
主管部门: 桂林市教育局
主办单位: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出版单位: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

主 编:谢 明

副主编:秦初生

电话: 0773-3975099(文科编辑室);0773-3975100(理科编辑室);0773-3975098
电子信箱: glxbbjb@126.com

传真:0773-397509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5-1302/Z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1-7070

访问量:224950

桂林历史文化资源研究

  • 广西恭城傅家街清代女性节孝神道碑文考释

    李东;黎锦;

    广西恭城傅家街现存清代女性节孝神道碑,由于历史原因,人为损毁严重,文字漫漶。经笔者识别抄录和考证,释读出碑文主要内容,对所涉人物生平通过文献进行还原,丰富了碑刻背景。经过考释,笔者认为,傅家街神道碑并非普通的墓葬神道碑,而是树立供奉在文庙节孝祠的节孝旌表碑刻;古代节孝牌坊建筑是在庙飨基础上的递进旌表形式;奉祀建坊及刊立节孝神道碑是一定社会推动力下的特殊时代产物。

    2020年02期 v.34;No.130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3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广西恭城傅家街清代女性节孝神道碑文考释

    李东;黎锦;

    广西恭城傅家街现存清代女性节孝神道碑,由于历史原因,人为损毁严重,文字漫漶。经笔者识别抄录和考证,释读出碑文主要内容,对所涉人物生平通过文献进行还原,丰富了碑刻背景。经过考释,笔者认为,傅家街神道碑并非普通的墓葬神道碑,而是树立供奉在文庙节孝祠的节孝旌表碑刻;古代节孝牌坊建筑是在庙飨基础上的递进旌表形式;奉祀建坊及刊立节孝神道碑是一定社会推动力下的特殊时代产物。

    2020年02期 v.34;No.130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3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桂林千古情”的文化再生产方式探析

    黄赫男;

    文化演艺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挖掘地区文化资源,提高文化自信,扩大文化影响力的载体。桂林自然风光秀美,历史文化悠久,民族构成多元,具有发展文化演绎产业的良好资源基础。探究"桂林千古情"的文化再生产方式有利于促进桂林文化演艺产业的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演艺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与借鉴。

    2020年02期 v.34;No.130 7-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桂林千古情”的文化再生产方式探析

    黄赫男;

    文化演艺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挖掘地区文化资源,提高文化自信,扩大文化影响力的载体。桂林自然风光秀美,历史文化悠久,民族构成多元,具有发展文化演绎产业的良好资源基础。探究"桂林千古情"的文化再生产方式有利于促进桂林文化演艺产业的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演艺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与借鉴。

    2020年02期 v.34;No.130 7-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民国时期家庭制度变迁的路径与逻辑——以广西桂林地区为例

    韩俊喆;

    家庭变迁是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方面,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变迁实际上是一个时期物质生产水平和社会经济变化发展的缩影与体现。民国是中国社会新旧嬗变的时期,也是家庭制度变迁的发轫之初。桂林地区在政治变革、经济发展、社会思潮转变的冲击下家庭制度存在深刻变化,家庭婚姻观念的自由化、家庭权力归属的平等化以及传统家庭功能的弱化,揭示了桂林地区民国时期社会层面深刻的变动。但是,家庭制度变迁的复杂性、失衡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民国时期旧有经济基础和政治体制存在的深刻弊端。

    2020年02期 v.34;No.130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1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民国时期家庭制度变迁的路径与逻辑——以广西桂林地区为例

    韩俊喆;

    家庭变迁是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方面,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变迁实际上是一个时期物质生产水平和社会经济变化发展的缩影与体现。民国是中国社会新旧嬗变的时期,也是家庭制度变迁的发轫之初。桂林地区在政治变革、经济发展、社会思潮转变的冲击下家庭制度存在深刻变化,家庭婚姻观念的自由化、家庭权力归属的平等化以及传统家庭功能的弱化,揭示了桂林地区民国时期社会层面深刻的变动。但是,家庭制度变迁的复杂性、失衡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民国时期旧有经济基础和政治体制存在的深刻弊端。

    2020年02期 v.34;No.130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1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桂林漆器的生态中和之美

    唐韵萌;

    桂林漆器历史悠久,文化背景深远,是根植于中国漆器工艺之林的一朵奇葩,有着独特的造型、色彩、胎体材料和审美意趣。作为民间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桂林漆器在选材、造型、制漆、制作及应用等方面均体现了真、善、美、益、宜的生态中和智慧及审美趣向,蕴含着独特的生态中和之美,体现了东方传统美学与工匠精神。

    2020年02期 v.34;No.130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9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桂林漆器的生态中和之美

    唐韵萌;

    桂林漆器历史悠久,文化背景深远,是根植于中国漆器工艺之林的一朵奇葩,有着独特的造型、色彩、胎体材料和审美意趣。作为民间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桂林漆器在选材、造型、制漆、制作及应用等方面均体现了真、善、美、益、宜的生态中和智慧及审美趣向,蕴含着独特的生态中和之美,体现了东方传统美学与工匠精神。

    2020年02期 v.34;No.130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9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思想政治研究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六重维度

    王振栋;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中国发展实际,借鉴中西方优秀文化成果,站在全球发展大局角度,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观点、新举措,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六个维度构成统一整体,目标维度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中心任务,传承维度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念逻辑,实践维度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最终落脚点,系统维度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整体构造,制度维度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强保障,全球维度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全球脉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充分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对我国乃至全球生态治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2020年02期 v.34;No.130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3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六重维度

    王振栋;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中国发展实际,借鉴中西方优秀文化成果,站在全球发展大局角度,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观点、新举措,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六个维度构成统一整体,目标维度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中心任务,传承维度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念逻辑,实践维度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最终落脚点,系统维度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整体构造,制度维度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强保障,全球维度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全球脉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充分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对我国乃至全球生态治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2020年02期 v.34;No.130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3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提升文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蕴涵初探

    侯瑶瑶;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提升文艺核心竞争力就是要不断打造文艺精品,在这个过程中,了解文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蕴涵是关键,这是新时代提升文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性问题。时代要求为提升文艺核心竞争力提供背景遵循,价值标准衡量文艺作品质量高低,目标导向促使文艺不断发挥更大价值。把握这三个方面有利于更好提升文艺核心竞争力。

    2020年02期 v.34;No.130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7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提升文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蕴涵初探

    侯瑶瑶;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提升文艺核心竞争力就是要不断打造文艺精品,在这个过程中,了解文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蕴涵是关键,这是新时代提升文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性问题。时代要求为提升文艺核心竞争力提供背景遵循,价值标准衡量文艺作品质量高低,目标导向促使文艺不断发挥更大价值。把握这三个方面有利于更好提升文艺核心竞争力。

    2020年02期 v.34;No.130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7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路径和机制

    冯超;余海岗;

    新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构建大统战格局。大统战格局下的高校党外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建立大平台,即建立健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这一广泛联系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平台;利用多种工作方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等方法,真正实现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建立大协调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宣传部、组织部、工会、共青团等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机制。

    2020年02期 v.34;No.130 30-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7K]
    [下载次数:4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路径和机制

    冯超;余海岗;

    新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构建大统战格局。大统战格局下的高校党外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建立大平台,即建立健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这一广泛联系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平台;利用多种工作方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等方法,真正实现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建立大协调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宣传部、组织部、工会、共青团等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机制。

    2020年02期 v.34;No.130 30-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7K]
    [下载次数:4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探析

    陈亚南;

    新时代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对高校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重要意义。文章梳理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提出及其必然性,分析了当前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认为高校应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并通过打造新主体、构建新体系、探索新形式等途径实现课程思政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2020年02期 v.34;No.130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1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探析

    陈亚南;

    新时代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对高校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重要意义。文章梳理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提出及其必然性,分析了当前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认为高校应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并通过打造新主体、构建新体系、探索新形式等途径实现课程思政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2020年02期 v.34;No.130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1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新思考

    陈梦明;

    职业院校以培养专业化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多数高职院校在注重专业技能而轻思想素养培养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了专业技术能力较强的学生,但学生在社会上呈现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缺失。"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为职业教育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标准和思考。文章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为例,探索在专业课学习、职业技能大赛、实习就业、第二课堂几个方面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以期能够为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出更高质量幼教人才提供参考。

    2020年02期 v.34;No.130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9K]
    [下载次数:10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新思考

    陈梦明;

    职业院校以培养专业化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多数高职院校在注重专业技能而轻思想素养培养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了专业技术能力较强的学生,但学生在社会上呈现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缺失。"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为职业教育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标准和思考。文章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为例,探索在专业课学习、职业技能大赛、实习就业、第二课堂几个方面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以期能够为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出更高质量幼教人才提供参考。

    2020年02期 v.34;No.130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9K]
    [下载次数:10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教学团队在课程思政中的作用限度及优化路径研究——以行政管理专业为例

    齐海丽;

    大学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地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因此,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行政管理专业以培养具有公共责任意识和使命感的人才为己任,该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充沛。上海海洋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组建了公共行政教学团队,致力于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该教学团队传播课程思政理念、发掘课程思政资源,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教学团队在内部和外部的协作力方面存在着短板,制约了课程思政效果的发挥。为了推动课程思政工作,形成协同育人机制,该教学团队需要从课程思政的学理探索、团队成员的协作机制、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提升等方面来予以优化。

    2020年02期 v.34;No.130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4K]
    [下载次数:5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教学团队在课程思政中的作用限度及优化路径研究——以行政管理专业为例

    齐海丽;

    大学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地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因此,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行政管理专业以培养具有公共责任意识和使命感的人才为己任,该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充沛。上海海洋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组建了公共行政教学团队,致力于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该教学团队传播课程思政理念、发掘课程思政资源,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教学团队在内部和外部的协作力方面存在着短板,制约了课程思政效果的发挥。为了推动课程思政工作,形成协同育人机制,该教学团队需要从课程思政的学理探索、团队成员的协作机制、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提升等方面来予以优化。

    2020年02期 v.34;No.130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4K]
    [下载次数:5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社会·文化研究

  • 瑶族“还盘王愿”节俗中长鼓舞文化人类学研究

    贺群莲;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文化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绽放着光彩,以瑶族"还盘王愿"节俗中的长鼓舞为典型代表,随着我国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进程的深入推进,长鼓舞的变迁与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基于此,文章重点探究瑶族长鼓舞的传承方式与其变迁规律,以期充分彰显出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2020年02期 v.34;No.130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7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瑶族“还盘王愿”节俗中长鼓舞文化人类学研究

    贺群莲;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文化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绽放着光彩,以瑶族"还盘王愿"节俗中的长鼓舞为典型代表,随着我国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进程的深入推进,长鼓舞的变迁与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基于此,文章重点探究瑶族长鼓舞的传承方式与其变迁规律,以期充分彰显出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2020年02期 v.34;No.130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7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传统壮、侗民族织锦技艺的教育功用

    梁韵;袁兴;

    传统壮、侗民族织锦技艺具有鲜明的原生态特性,是传递壮、侗民族文化记忆、实现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载体,具有特定的教育价值和功用。这主要体现在德育、智育、美育三个维度,对个体而言,熟练地掌握口口相传、代代相承的织锦技艺,是传统意义上女子"成人礼"的重要前提,具有教化家庭和寄托情感的重要作用;对社会而言,织锦技艺的教育传习,是提高壮、侗民族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培养了一批壮、侗民族社会所需的织锦人才。基于此,最终形成了壮、侗民族特色的族群表征和文化认同。

    2020年02期 v.34;No.130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1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传统壮、侗民族织锦技艺的教育功用

    梁韵;袁兴;

    传统壮、侗民族织锦技艺具有鲜明的原生态特性,是传递壮、侗民族文化记忆、实现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载体,具有特定的教育价值和功用。这主要体现在德育、智育、美育三个维度,对个体而言,熟练地掌握口口相传、代代相承的织锦技艺,是传统意义上女子"成人礼"的重要前提,具有教化家庭和寄托情感的重要作用;对社会而言,织锦技艺的教育传习,是提高壮、侗民族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培养了一批壮、侗民族社会所需的织锦人才。基于此,最终形成了壮、侗民族特色的族群表征和文化认同。

    2020年02期 v.34;No.130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1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公共危机治理中非政府组织参与路径构建

    林榕;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受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非政府组织日益壮大,成为现代社会危机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基于我国客观情况的需求,在现代公民社会理论与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理论的支持下,非政府组织在危机预警和防范、整合应急资源、维护公共利益、安抚社会人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过程中,需要从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双向沟通机制、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扩宽资金来源渠道等方面来构建非政府组织的参与路径。

    2020年02期 v.34;No.130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3K]
    [下载次数:5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公共危机治理中非政府组织参与路径构建

    林榕;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受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非政府组织日益壮大,成为现代社会危机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基于我国客观情况的需求,在现代公民社会理论与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理论的支持下,非政府组织在危机预警和防范、整合应急资源、维护公共利益、安抚社会人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过程中,需要从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双向沟通机制、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扩宽资金来源渠道等方面来构建非政府组织的参与路径。

    2020年02期 v.34;No.130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3K]
    [下载次数:5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民族地区失地农民文化自觉意识培育研究

    富原;刘胜蓉;

    城市化背景下的民族地区失地农民,面临着全新的挑战,既有身份的转换,也有价值观和文化层面的冲击。失地农民既要快速融入城市生活,也需要担当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责任,发挥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他们必须增强文化辨别能力,形成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实现文化自觉,方能承担起时代重任。

    2020年02期 v.34;No.130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5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民族地区失地农民文化自觉意识培育研究

    富原;刘胜蓉;

    城市化背景下的民族地区失地农民,面临着全新的挑战,既有身份的转换,也有价值观和文化层面的冲击。失地农民既要快速融入城市生活,也需要担当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责任,发挥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他们必须增强文化辨别能力,形成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实现文化自觉,方能承担起时代重任。

    2020年02期 v.34;No.130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5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语言·文学研究

  • 杜甫诗歌的顿挫之美

    焦健;

    "顿挫"一向被认为是杜诗的主要风格之一,但学术史上对"顿挫"的认知却各不相同。实际上,杜诗的"顿挫"与书法中"顿挫"的概念更加接近,代表突然而有力的转折和变化。具体到诗里,这种"急转"和"突变"可体现在空间、情境、情感意蕴几方面。在空间上,"顿挫"表现为空间在大小间的急转和突变;在情境上,"顿挫"表现为情景和人物境遇的急转突变;在情感意蕴上,"顿挫"表现为各种情感和诗歌意义的急转突变。

    2020年02期 v.34;No.130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5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杜甫诗歌的顿挫之美

    焦健;

    "顿挫"一向被认为是杜诗的主要风格之一,但学术史上对"顿挫"的认知却各不相同。实际上,杜诗的"顿挫"与书法中"顿挫"的概念更加接近,代表突然而有力的转折和变化。具体到诗里,这种"急转"和"突变"可体现在空间、情境、情感意蕴几方面。在空间上,"顿挫"表现为空间在大小间的急转和突变;在情境上,"顿挫"表现为情景和人物境遇的急转突变;在情感意蕴上,"顿挫"表现为各种情感和诗歌意义的急转突变。

    2020年02期 v.34;No.130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5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雷雨》中的男性视角及其意义

    刘玮琦;王朝朝;

    作为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家庭戏剧,《雷雨》以其密集而紧凑的时空构建,用一天时间、两个舞台背景,再现了周、鲁两家前后三十年的情感纠葛,写出了封建家庭中人性的悲剧。戏剧中有代表性的男性角色周朴园、鲁贵和周冲,分别象征三种不同的社会阶级和人物性格特点,共同构成了《雷雨》中的男性视角且各具特色,还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社会现实。作为《雷雨》中重要的性别视角,男性视角对于推动戏剧整体的情节发展、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旨的烘托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020年02期 v.34;No.130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1K]
    [下载次数:6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雷雨》中的男性视角及其意义

    刘玮琦;王朝朝;

    作为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家庭戏剧,《雷雨》以其密集而紧凑的时空构建,用一天时间、两个舞台背景,再现了周、鲁两家前后三十年的情感纠葛,写出了封建家庭中人性的悲剧。戏剧中有代表性的男性角色周朴园、鲁贵和周冲,分别象征三种不同的社会阶级和人物性格特点,共同构成了《雷雨》中的男性视角且各具特色,还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社会现实。作为《雷雨》中重要的性别视角,男性视角对于推动戏剧整体的情节发展、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旨的烘托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020年02期 v.34;No.130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1K]
    [下载次数:6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灵魂的拷问——侗族女作家木兰小说《白光灼灼》的救赎主题

    刘丽琼;

    《白光灼灼》是侗族女作家木兰的一部中篇小说,通过讲述一起与强奸有关的冤假错案,揭示了案件当事人的灵魂拷问与救赎的心路历程,写出了人性的复杂性、人的灵魂救赎的艰巨性,表达了作者关注人性、剖析人的灵魂的一种悲悯情怀,对丰富我国当代文坛"救赎"主题的创作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020年02期 v.34;No.130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9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灵魂的拷问——侗族女作家木兰小说《白光灼灼》的救赎主题

    刘丽琼;

    《白光灼灼》是侗族女作家木兰的一部中篇小说,通过讲述一起与强奸有关的冤假错案,揭示了案件当事人的灵魂拷问与救赎的心路历程,写出了人性的复杂性、人的灵魂救赎的艰巨性,表达了作者关注人性、剖析人的灵魂的一种悲悯情怀,对丰富我国当代文坛"救赎"主题的创作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020年02期 v.34;No.130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9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迷失与救赎——小说《耳光响亮》的精神生态解读

    覃晋;

    东西的小说创作不仅有对人"秘密地带"敏锐的发现,也有直刺人心的深邃思考,还有对人精神处境的救赎。他的小说《耳光响亮》为我们集中展示了一个失父时代的精神迷乱,在这个时代,寻觅是无果的,爱情是失序的,救赎是无望的。精神的茫然与焦虑既是社会剧变后的必然反映,也是人精神生态失衡后的真实写照。

    2020年02期 v.34;No.130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5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迷失与救赎——小说《耳光响亮》的精神生态解读

    覃晋;

    东西的小说创作不仅有对人"秘密地带"敏锐的发现,也有直刺人心的深邃思考,还有对人精神处境的救赎。他的小说《耳光响亮》为我们集中展示了一个失父时代的精神迷乱,在这个时代,寻觅是无果的,爱情是失序的,救赎是无望的。精神的茫然与焦虑既是社会剧变后的必然反映,也是人精神生态失衡后的真实写照。

    2020年02期 v.34;No.130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5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地·女性·救赎:安东尼·多尔小说的荒野书写

    徐锦辉;

    安东尼·多尔是美国的新生代小说家。他的小说以一种新的文体形式诠释荒野诗学。他更是以存在的大地语言去表达女性的自然身份,从而在小说里体现荒野审美的救赎主题。同时,多尔的小说也开启了未来小说书写的新模式,即以开放、碎片、诗性的话语,在小说里展开自由、平等、多元的叙事。他的荒野书写表现为生命活动本身的不确定性,从而促进复调性、整体性审美精神的张扬。

    2020年02期 v.34;No.130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5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大地·女性·救赎:安东尼·多尔小说的荒野书写

    徐锦辉;

    安东尼·多尔是美国的新生代小说家。他的小说以一种新的文体形式诠释荒野诗学。他更是以存在的大地语言去表达女性的自然身份,从而在小说里体现荒野审美的救赎主题。同时,多尔的小说也开启了未来小说书写的新模式,即以开放、碎片、诗性的话语,在小说里展开自由、平等、多元的叙事。他的荒野书写表现为生命活动本身的不确定性,从而促进复调性、整体性审美精神的张扬。

    2020年02期 v.34;No.130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5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桂林市媒体酒店名语言特点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许红晴;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在外住宿的游客越来越多。作为一种广告语言资源的酒店名,是吸引游客住宿的最直接、最简单的一个因素。文章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桂林的网络酒店名和招牌酒店名这两种媒体酒店名进行分析,探索网络酒店名和招牌酒店名语言特点的异同,并探析网络酒店名和招牌酒店名语言特点所反映的旅游心理、文化心理、社会经济等特点。最后对桂林媒体酒店名命名提出一些建议。

    2020年02期 v.34;No.130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4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桂林市媒体酒店名语言特点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许红晴;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在外住宿的游客越来越多。作为一种广告语言资源的酒店名,是吸引游客住宿的最直接、最简单的一个因素。文章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桂林的网络酒店名和招牌酒店名这两种媒体酒店名进行分析,探索网络酒店名和招牌酒店名语言特点的异同,并探析网络酒店名和招牌酒店名语言特点所反映的旅游心理、文化心理、社会经济等特点。最后对桂林媒体酒店名命名提出一些建议。

    2020年02期 v.34;No.130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4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文化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类翻译探索——以《桂林米粉》英译实践为例

    左慧芬;

    文化功能对等理论主张将文化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在该理论视角下对桂林米粉制作工艺等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翻译时,应在仔细分析原文文本特点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多种翻译策略和方法,在词汇和句法层面找到与原文对等的表达,以达到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2020年02期 v.34;No.130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2K]
    [下载次数:7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文化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类翻译探索——以《桂林米粉》英译实践为例

    左慧芬;

    文化功能对等理论主张将文化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在该理论视角下对桂林米粉制作工艺等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翻译时,应在仔细分析原文文本特点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多种翻译策略和方法,在词汇和句法层面找到与原文对等的表达,以达到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2020年02期 v.34;No.130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2K]
    [下载次数:7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高等教育教学研究

  •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育专业教学中的路径探究

    李军娇;

    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作为服务国家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重要阵地,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方针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从三个方面探究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育专业教学的重要性,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和第二课堂三个角度提出了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育专业教学的途径。

    2020年02期 v.34;No.130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1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育专业教学中的路径探究

    李军娇;

    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作为服务国家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重要阵地,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方针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从三个方面探究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育专业教学的重要性,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和第二课堂三个角度提出了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育专业教学的途径。

    2020年02期 v.34;No.130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1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互联网+”环境下广西高校师范生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侯英;

    当前,高校师范生信息素养尤其是信息化教学能力存在诸多与"互联网+"环境不相适应的地方。这种情况深层次的原因是学校管理引导不到位,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不健全,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识不强、能力不高以及学生的自我提升动力不足。文章对"互联网+"环境下广西高校师范生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进行了探讨,提出:提升高校师范生的信息素养,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联动、协同,特别是要统筹推进"导""学""练""用"一体化的施教过程,不断激发师范生的自我提升诉求。

    2020年02期 v.34;No.130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9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互联网+”环境下广西高校师范生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侯英;

    当前,高校师范生信息素养尤其是信息化教学能力存在诸多与"互联网+"环境不相适应的地方。这种情况深层次的原因是学校管理引导不到位,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不健全,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识不强、能力不高以及学生的自我提升动力不足。文章对"互联网+"环境下广西高校师范生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进行了探讨,提出:提升高校师范生的信息素养,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联动、协同,特别是要统筹推进"导""学""练""用"一体化的施教过程,不断激发师范生的自我提升诉求。

    2020年02期 v.34;No.130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9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法学教育“内涵式发展”下大学生法律思维能力培育研究——基于域外法学教育的启示

    林锦静;

    培养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已经在法学界达成共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对法律思维能力的形成过程进行梳理,在对国外法学思维能力培养相关研究基础上,结合法学教育的专业学科特点,尝试探索为大学生法律思维能力培育提供可行方案与指导。

    2020年02期 v.34;No.130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1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法学教育“内涵式发展”下大学生法律思维能力培育研究——基于域外法学教育的启示

    林锦静;

    培养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已经在法学界达成共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对法律思维能力的形成过程进行梳理,在对国外法学思维能力培养相关研究基础上,结合法学教育的专业学科特点,尝试探索为大学生法律思维能力培育提供可行方案与指导。

    2020年02期 v.34;No.130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1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教育与职业》视域下民国农村教育的特征及启示

    王蓉;

    民国时期,农村经济日益凋敝,诸多学者多方探寻拯救之路径。黄炎培于1917年在上海创刊《教育与职业》,一大批知识精英以此为平台,载之以文,对民国时期农村教育问题给予了广泛关注。《教育与职业》视域下的农村教育重视开展调查实验,主张教育同农民生计问题相统一,开展普及教育,重视培养农民的"自治"精神,使改进农村的主体归于农民自身。《教育与职业》不仅推动了民国时期农村建设,对当代农村教育及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启示。

    2020年02期 v.34;No.130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4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教育与职业》视域下民国农村教育的特征及启示

    王蓉;

    民国时期,农村经济日益凋敝,诸多学者多方探寻拯救之路径。黄炎培于1917年在上海创刊《教育与职业》,一大批知识精英以此为平台,载之以文,对民国时期农村教育问题给予了广泛关注。《教育与职业》视域下的农村教育重视开展调查实验,主张教育同农民生计问题相统一,开展普及教育,重视培养农民的"自治"精神,使改进农村的主体归于农民自身。《教育与职业》不仅推动了民国时期农村建设,对当代农村教育及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启示。

    2020年02期 v.34;No.130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4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分析和引导对策研究

    刘迎春;李婧媱;

    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少年接触的信息来源更广。青少年的偶像崇拜现象折射出当代青少年的多重心理需求和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偶像崇拜现象已经成为新时代背景下讨论的焦点。对此,根据偶像崇拜的具体表现,分析其形成的内因和外因,认清偶像崇拜的本质已经刻不容缓。文章通过呼吁家庭、学校、社会、媒体等适时适量干预引导,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树立榜样力量,推动偶像崇拜的良性发展,帮助其塑造积极丰富的精神世界。

    2020年02期 v.34;No.130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5K]
    [下载次数:7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分析和引导对策研究

    刘迎春;李婧媱;

    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少年接触的信息来源更广。青少年的偶像崇拜现象折射出当代青少年的多重心理需求和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偶像崇拜现象已经成为新时代背景下讨论的焦点。对此,根据偶像崇拜的具体表现,分析其形成的内因和外因,认清偶像崇拜的本质已经刻不容缓。文章通过呼吁家庭、学校、社会、媒体等适时适量干预引导,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树立榜样力量,推动偶像崇拜的良性发展,帮助其塑造积极丰富的精神世界。

    2020年02期 v.34;No.130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5K]
    [下载次数:7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心理资本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研究

    何珍;

    针对以往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积极导向的视角即在心理资本视域下探索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心理资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将这种积极的理念运用在结构式团体辅导中,不仅能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探索各种积极品质,并在结构式团体辅导活动中对这些积极、乐观、自信及有韧性的优秀品质进行扩展和应用。

    2020年02期 v.34;No.130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8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心理资本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研究

    何珍;

    针对以往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积极导向的视角即在心理资本视域下探索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心理资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将这种积极的理念运用在结构式团体辅导中,不仅能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探索各种积极品质,并在结构式团体辅导活动中对这些积极、乐观、自信及有韧性的优秀品质进行扩展和应用。

    2020年02期 v.34;No.130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8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图书馆学研究

  • 融入大学使命的高校图书馆空间服务设计研究

    邱信洁;

    作为高校学术交流与信息流通中心,高校图书馆空间服务设计需要将图书馆的使命、馆员价值、服务理念、服务场景、服务过程的技术支撑等要素充分予以揭示与精准表达,引领图书馆融入大学使命,成为互动、多元、开放、合作,以及能充分体现校园核心价值与行业竞争优势的创新载体与平台。

    2020年02期 v.34;No.130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2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融入大学使命的高校图书馆空间服务设计研究

    邱信洁;

    作为高校学术交流与信息流通中心,高校图书馆空间服务设计需要将图书馆的使命、馆员价值、服务理念、服务场景、服务过程的技术支撑等要素充分予以揭示与精准表达,引领图书馆融入大学使命,成为互动、多元、开放、合作,以及能充分体现校园核心价值与行业竞争优势的创新载体与平台。

    2020年02期 v.34;No.130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2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校院系资料室专业化建设的构建

    李娟;

    高校院系资料室作为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前沿阵地,其建设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院系学科教学和科研的质量,从一定角度反映出院系学科、专业建设的水平,是评价它们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建设好院系资料室就显得非常重要。必须从学科特点出发,因地制宜,遵循专、精、全标准和人性化服务的原则,从专业化建设理念、藏书、管理人员、服务、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构建,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适用而高效的院系资料室。

    2020年02期 v.34;No.130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6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校院系资料室专业化建设的构建

    李娟;

    高校院系资料室作为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前沿阵地,其建设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院系学科教学和科研的质量,从一定角度反映出院系学科、专业建设的水平,是评价它们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建设好院系资料室就显得非常重要。必须从学科特点出发,因地制宜,遵循专、精、全标准和人性化服务的原则,从专业化建设理念、藏书、管理人员、服务、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构建,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适用而高效的院系资料室。

    2020年02期 v.34;No.130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6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自然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

  • 不含K3的(p,p)图和(p,p-2)图的包装

    唐干武;罗奇;刘东连;

    文章给出了不含K_3的(p,p)图与同阶的(p,p-2)图可包装的充分要必条件。

    2020年02期 v.34;No.130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8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含K3的(p,p)图和(p,p-2)图的包装

    唐干武;罗奇;刘东连;

    文章给出了不含K_3的(p,p)图与同阶的(p,p-2)图可包装的充分要必条件。

    2020年02期 v.34;No.130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8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广西太阳能资源的光伏水泵应用分析

    朱勋梦;

    基于光伏水泵的工作原理对其优劣势进行了分析,结合广西太阳能资源情况,配置设计了一套光伏水泵系统在桂林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光伏水泵系统与广西太阳能资源有很好的互补性,适合开发利用。并对太阳能资源较差的地区分析提高光伏水泵使用的方法,为广西开发利用太阳能光伏水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020年02期 v.34;No.130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0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广西太阳能资源的光伏水泵应用分析

    朱勋梦;

    基于光伏水泵的工作原理对其优劣势进行了分析,结合广西太阳能资源情况,配置设计了一套光伏水泵系统在桂林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光伏水泵系统与广西太阳能资源有很好的互补性,适合开发利用。并对太阳能资源较差的地区分析提高光伏水泵使用的方法,为广西开发利用太阳能光伏水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020年02期 v.34;No.130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0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面向中国-东盟的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群建设策略研究——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何嘉扬;蔡德仿;

    文章针对当前跨境电商专业建设存在的专业定位不清晰、培养目标不精准、师资短缺、资源隔阂、缺乏突出的专业特色等问题,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面向中国-东盟,顺应跨境电商行业旺盛的人才需求,提出通过科学组建专业群,构建群课程体系,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组高效协作的教学团队,统一协调教学资源的建设与使用等策略构建区域特色"协同发展型"跨境电商专业群。

    2020年02期 v.34;No.130 134-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2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面向中国-东盟的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群建设策略研究——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何嘉扬;蔡德仿;

    文章针对当前跨境电商专业建设存在的专业定位不清晰、培养目标不精准、师资短缺、资源隔阂、缺乏突出的专业特色等问题,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面向中国-东盟,顺应跨境电商行业旺盛的人才需求,提出通过科学组建专业群,构建群课程体系,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组高效协作的教学团队,统一协调教学资源的建设与使用等策略构建区域特色"协同发展型"跨境电商专业群。

    2020年02期 v.34;No.130 134-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2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桂林教育论坛

  •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广西小学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路径

    胡兆欣;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背景,为了推进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文章分析了专业认证的必要性,阐释了目前人才培养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改革路径。

    2020年02期 v.34;No.130 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3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广西小学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路径

    胡兆欣;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背景,为了推进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文章分析了专业认证的必要性,阐释了目前人才培养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改革路径。

    2020年02期 v.34;No.130 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3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研究——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梁楚颖;

    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文章根据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现状,从小学全科教师的内涵、培养模式的设计,对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探求其可资借鉴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以期增加该校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的高效性、实用性、适切性。

    2020年02期 v.34;No.130 143-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0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研究——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梁楚颖;

    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文章根据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现状,从小学全科教师的内涵、培养模式的设计,对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探求其可资借鉴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以期增加该校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的高效性、实用性、适切性。

    2020年02期 v.34;No.130 143-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0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综合干预学生体质健康的问题分析及发展思路

    郭震;雍桂军;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探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坚持综合干预之路的缘由,提出了搭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化框架,强化综合干预的内、外部载体,建立"国家、省级、市级、学校"四级评价机制和"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重监督机制的综合干预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发展思路,以期为学校体育发展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做出贡献。

    2020年02期 v.34;No.130 148-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3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综合干预学生体质健康的问题分析及发展思路

    郭震;雍桂军;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探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坚持综合干预之路的缘由,提出了搭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化框架,强化综合干预的内、外部载体,建立"国家、省级、市级、学校"四级评价机制和"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重监督机制的综合干预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发展思路,以期为学校体育发展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做出贡献。

    2020年02期 v.34;No.130 148-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3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在历史时空中滋养理性的家国情怀——以“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一课的教学为例

    宋学锐;

    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教育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当具有的社会责任和人文追求。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要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建立基本的历史时空观念,滋养和培育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家国情怀,对祖国和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具备基本的感知和认同,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树立牢固的文化自信。

    2020年02期 v.34;No.130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9K]
    [下载次数:9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在历史时空中滋养理性的家国情怀——以“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一课的教学为例

    宋学锐;

    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教育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当具有的社会责任和人文追求。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要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建立基本的历史时空观念,滋养和培育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家国情怀,对祖国和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具备基本的感知和认同,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树立牢固的文化自信。

    2020年02期 v.34;No.130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9K]
    [下载次数:9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欣设计作品欣赏

    张欣;

    <正>~~

    2020年02期 v.34;No.130 2+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欣设计作品欣赏

    张欣;

    <正>~~

    2020年02期 v.34;No.130 2+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桂林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正>《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国内统一刊号:CN45-1302/Z)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的第一批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2014年荣获第五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2018年被评为"第八届广西优秀期刊"。桂林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影响力大,是广西名副其实的文化大市。特别是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中国历史的不同阶段和许多节点都与桂林有关,形成了如抗战文化等独特的文化资

    2020年02期 v.34;No.130 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桂林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正>《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国内统一刊号:CN45-1302/Z)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的第一批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2014年荣获第五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2018年被评为"第八届广西优秀期刊"。桂林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影响力大,是广西名副其实的文化大市。特别是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中国历史的不同阶段和许多节点都与桂林有关,形成了如抗战文化等独特的文化资

    2020年02期 v.34;No.130 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