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留话”并非就是廉州话Maliu Dialect not Lianzhou Dialect
刘显钊;
摘要(Abstract):
"马留话"常见于一些历史学家或语言学家的著述,说它是廉州话的另一种称呼,其起源与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有关。但案查史料却发现,连"马留人"的存在都存疑,"马留话"则与今日廉州话更不相干,它只是部分研究人员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在没有详细考证的情况下制造出来的历史神话。
关键词(KeyWords): 廉州话;马留人;马留话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刘显钊;
DOI: 10.16020/j.cnki.cn45-1302/z.2017.01.02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1](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827-867.
- [2](北魏)郦道元.水经注[M].长沙:岳麓书社,1995:533.
- [3](北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6297.
- [4]顾海.东南亚古代史中文文献提要[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17.
- [5]侯精一.现代汉语方言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74.
- [6]陈晓锦,陈滔.广西北海市粤方言调查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线装书局,2005:4.
- [7]谢建猷.广西汉语方言研究(上)[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216.
- [8]广西大百科全书委员会.广西大百科全书·历史(上)[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82.
- [9]范翔宇.海门佛踪·北海佛教海路南传通道纪事[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8:138.
- [10]吕余生,王戈.北海历史文化底蕴研究[C]//潘琦.广西环北部湾文化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593.
- [11]王戈.疍家文化及北海疍家[C]//北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北海史稿汇纂.北京:方志出版社,2006:550.
- [12]黄铮.马援南征与马援文化[C]//卢岩.伏波文化论文集.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0:9.
- [13]黄丽生.迁移渡海的小百姓和大历史——以合浦新民客家吴氏宗族为例[C]//房学嘉,夏远鸣.多重视角下的客家传统社会与聚落文化.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21-78.
- [14]张丽红.广西合浦县廉州方言语音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 [15]黄昭艳.广西沿海地区汉语方言及其研究概述[J].广西社会科学,2012(4):160.
- (1)《现代汉语方言概论》中将廉州话归入粤语桂南片。另外,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合浦县廉州方言语音研究》中称《广西汉语方言研究》一书认为廉州话属于粤语吴化片。案查该书,其中并无这一说法。
- (2)另一代表为钦廉地区的白话。
- (3)文献中也有记为“马流话”的。
- (4)《疍家文化及北海疍家》一文中又称,《古今图书集成·舆地篇职方典》中对马留话有记载。经本人查询,该书中并无“马留话”的相关内容。
- (5)有时候被误记为“麻老话”或“马佬话”。
- (6)即《迁移渡海的小百姓和大历史---以合浦新民客家吴氏宗族为例》中提到的说法:因广府话谓猴子为麻狫,当地广府人、客家人皆称廉州话为麻佬话,不无有后来者蔑称先住民而称其语为麻狫话之意。
文章评论(Commen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