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文旅融合背景下广西职业院校复合型旅游人才培养的驱动机制Driving Mechanism of Compound Tourism Talent Training in Guangxi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ulture-Tourism Integration Based on 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
王媛;李军辉;
摘要(Abstract):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两大产业的融合有着天然的耦合性。要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就必须培养出既具有宽泛的文化专业知识,又具有旅游专业所需技能的复合型旅游人才。本文在阐述文旅融合与广西职业院校复合型旅游人才培养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参考和借鉴耗散结构理论,分析文旅融合背景下广西职业院校复合型旅游人才培养系统的结构特征,并辨析影响复合型旅游人才培养的动力因子,进而探明文旅融合背景下广西职业院校复合型旅游人才培养的驱动机制。
关键词(KeyWords): 耗散结构理论;文旅融合;复合型旅游人才培养;驱动机制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20年旅游职业教育改革研究项目“文旅融合背景下广西职业院校复合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20LYHZWY006)
作者(Authors): 王媛;李军辉;
DOI: 10.16020/j.cnki.cn45-1302/z.2022.02.00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罗秀娟.国际视野下高职院校小语种旅游人才培养研究[J].就业与保障,2020(22):100-101.
- [2]刘松敏.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研学旅行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3):211-213.
- [3]顾宇.“互联网+”时代复合型旅游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基于“前店后院+线上线下+国际国内”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泰州学术,2017(00):152-160.
- [4]李明杰.从财务管理视阈探索高职院校培养旅游复合型人才的路径[J].财会学习,2020(22):179-180.
- [5]搜狐网.广西“五一”假期接待游客2229.09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182.91亿元[EB/OL].(2021-05-06)[2021-10-11].https://www.sohu.com/a/464835891_262231.
- [6]赵金霞,徐卫萍,王格.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人才培养问题探讨———以扬州职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4):94-96.
- [7]陈辉.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4(4):119-120.
- [8]刘慧敏.产教融合动力机制现状及策略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9:14.
- [9]冯俏丹.传统武术继承者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耗散结构理论视角[J].武术研究,2020(5):21-24.
- [10]戴环宇.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复合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经济师,2017(12):146-147.
- [11]陆明华.职业胜任力视阙下的高职院校文旅专业建设研究———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15):237-239.
- [12]教育部,财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EB/OL].(2019-04-01)[2021-10-11].http://www.moe. gov. cn/srcsite/A07/moe_737/s3876_qt/201904/t20190402_376471.html.
- [13]徐春红.“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旅游类专业群建设思路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5):31-35.
- [14]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1-24)[2021-10-11].http:/www.moe.gov.cn/jyb_xxg k/moe_1777/moe_1778/201904/t20190404_376701.html.
- [15]丁红,刘挺,曹鸿骅.变革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8(22):28-34.
文章评论(Commen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