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嫦娥奔月的神话看科学与艺术的走向Case Study to the Rel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Art from the Myth of Change
彭强民
摘要(Abstract):
以“嫦娥奔月”为案例 ,解读文化发展史上那些很明显的符号 ,考察科学与艺术的相互关系及其历史发展。任何一个艺术形象 ,必然受到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的双重影响 ,它既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又要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 ,并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前进着 ,这就形成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
关键词(KeyWords): 嫦娥;神话;艺术;科学;审美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彭强民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董光璧.世纪之交的科学回顾[N].光明日报,1999-01-02.
- [2] 袁珂,古神话选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279.
- [3] 郑林.智慧花园[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230.
- [4] 何新.诸神的起源——中国远古神话与历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40-55.
- [5]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4[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02.
-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13.
- [7] 季羡林.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100.
- [8] 苏国荣.中华艺术的日神精神——印第安文化与华夏文化之关系[J].文艺研究,1997,(3).
- [9] 大卫·比纳德.神话与哲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190.
- [10] 吴良镛.科学艺术与建筑[N].文艺报,2001-06-23.
- [11]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284.
- [12] 钱学森.钱学森谈三种思维形式[N ].人民日报,1985-02-18.
- [13] 江鸣.科学是美丽的[N].光明日报,2001-06-25.
- [1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45.
文章评论(Commen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