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名称: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创办日期: 1987年

刊期: 双月刊
主管部门: 桂林市教育局
主办单位: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出版单位: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

主 编:谢 明

副主编:秦初生

电话: 0773-3975099(文科编辑室);0773-3975100(理科编辑室);0773-3975098
电子信箱: glxbbjb@126.com

传真:0773-397509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5-1302/Z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1-7070

访问量:225869

桂林历史文化资源研究

  • 中国共产党领导桂林文化抗战的话语体系构建

    张文;张晖宇;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构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理念的桂林文化抗战话语体系,以多元化、大众化的话语表达向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宣传抗日救国主张,创造了“繁花竞秀”的抗战文化。中国共产党对桂林抗战文化话语体系的构建不仅提升了中国共产党的非权力性影响力,丰富了党的话语体系内容,也为党构建具有中国特色、解决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2022年05期 v.36;No.145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0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共产党领导桂林文化抗战的话语体系构建

    张文;张晖宇;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构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理念的桂林文化抗战话语体系,以多元化、大众化的话语表达向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宣传抗日救国主张,创造了“繁花竞秀”的抗战文化。中国共产党对桂林抗战文化话语体系的构建不仅提升了中国共产党的非权力性影响力,丰富了党的话语体系内容,也为党构建具有中国特色、解决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2022年05期 v.36;No.145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0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民族地区文化演艺产业新业态研究——以桂林为例

    黄赫男;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打破传统的发展方式,出现了新业态。民族文化演艺产业的新业态是指基于不同产业间的融合、行业跨界整合与嫁接信息及互联网技术所形成的新经营形态,这种新业态一方面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活力,体现民族文化演艺发展的经验和智慧,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同质化演艺”和“一次性消费演艺”等问题。本文以桂林为例,通过实地调查民族地区文化演艺发展现状,研究其新业态,归纳其经验,以期进一步促进民族地区文化演艺产业及中国特色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2022年05期 v.36;No.145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4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民族地区文化演艺产业新业态研究——以桂林为例

    黄赫男;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打破传统的发展方式,出现了新业态。民族文化演艺产业的新业态是指基于不同产业间的融合、行业跨界整合与嫁接信息及互联网技术所形成的新经营形态,这种新业态一方面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活力,体现民族文化演艺发展的经验和智慧,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同质化演艺”和“一次性消费演艺”等问题。本文以桂林为例,通过实地调查民族地区文化演艺发展现状,研究其新业态,归纳其经验,以期进一步促进民族地区文化演艺产业及中国特色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2022年05期 v.36;No.145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4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文化·旅游研究

  • 中国钢琴音乐的美学思考

    卢婷婷;

    钢琴引入中国后,开启钢琴音乐的中国之旅。中国钢琴音乐呈现物境与情境相融合、内容与形式相统一、情感与意境相作用、虚境与实境相交融、中与和相兼容的美学思想,在中国钢琴音乐演奏与欣赏中渗入以上美学思想,可让其具有无穷的音乐生命力和艺术魅力。

    2022年05期 v.36;No.145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6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中国钢琴音乐的美学思考

    卢婷婷;

    钢琴引入中国后,开启钢琴音乐的中国之旅。中国钢琴音乐呈现物境与情境相融合、内容与形式相统一、情感与意境相作用、虚境与实境相交融、中与和相兼容的美学思想,在中国钢琴音乐演奏与欣赏中渗入以上美学思想,可让其具有无穷的音乐生命力和艺术魅力。

    2022年05期 v.36;No.145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6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北海涠洲岛景区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李冲;范健英;段文军;

    本文从游客角度阐述涠洲岛景区的旅游形象,通过携程、去哪儿在线旅游网站收集评论文本分析涠洲岛景区旅游记录数据,并运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将这些文本材料具体化和直观化,总结并研究涠洲岛景区旅游景点的形象。通过抽样、词频统计、类别构造和结果分析等步骤,根据所得研究结果,为涠洲岛景区可持续发展提出四点建议:优化开发运营机制;提升产品服务质量;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对自然与人文景点的保护。

    2022年05期 v.36;No.145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4K]
    [下载次数:7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北海涠洲岛景区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李冲;范健英;段文军;

    本文从游客角度阐述涠洲岛景区的旅游形象,通过携程、去哪儿在线旅游网站收集评论文本分析涠洲岛景区旅游记录数据,并运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将这些文本材料具体化和直观化,总结并研究涠洲岛景区旅游景点的形象。通过抽样、词频统计、类别构造和结果分析等步骤,根据所得研究结果,为涠洲岛景区可持续发展提出四点建议:优化开发运营机制;提升产品服务质量;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对自然与人文景点的保护。

    2022年05期 v.36;No.145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4K]
    [下载次数:7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语言·文学研究

  • 原型理论在英语词汇习得中的应用研究

    贾再俊;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建立,原型理论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阐述了原型理论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了基于原型理论的词汇联想学习法和词汇分类学习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词汇认知和记忆效果,最后提出原型理论对外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几点启示。

    2022年05期 v.36;No.145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9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原型理论在英语词汇习得中的应用研究

    贾再俊;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建立,原型理论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阐述了原型理论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了基于原型理论的词汇联想学习法和词汇分类学习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词汇认知和记忆效果,最后提出原型理论对外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几点启示。

    2022年05期 v.36;No.145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9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孟子》白文引号标点考异——以杨伯峻《孟子译注》与李学勤《孟子注疏》整理本为中心

    张亦清;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作,凝聚着我国古圣先贤孟子的哲学思想与人文关怀。然而,由于《孟子》成书久远,加之古书无标点,现今对于《孟子》标点势必因为对文本的理解不同而产生差异。目前《孟子》标点本中,杨伯峻的《孟子译注》和李学勤主编、廖名春与刘佑平整理、钱逊审定的《孟子注疏》在学界具有广泛影响。这两个版本有些部分对于引号的使用存在明显差异,会导致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出现分歧。因此,系统梳理这些标点差异,厘清阅读分歧,对于《孟子》的进一步普及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05期 v.36;No.145 3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2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孟子》白文引号标点考异——以杨伯峻《孟子译注》与李学勤《孟子注疏》整理本为中心

    张亦清;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作,凝聚着我国古圣先贤孟子的哲学思想与人文关怀。然而,由于《孟子》成书久远,加之古书无标点,现今对于《孟子》标点势必因为对文本的理解不同而产生差异。目前《孟子》标点本中,杨伯峻的《孟子译注》和李学勤主编、廖名春与刘佑平整理、钱逊审定的《孟子注疏》在学界具有广泛影响。这两个版本有些部分对于引号的使用存在明显差异,会导致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出现分歧。因此,系统梳理这些标点差异,厘清阅读分歧,对于《孟子》的进一步普及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05期 v.36;No.145 3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2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江河里的“勇敢”——迟子建《候鸟的勇敢》论

    甘林全;唐艳丽;

    关于小说的认识,迟子建认为:短篇是溪流,长篇是海洋,中篇就是江河。《候鸟的勇敢》是中篇小说,这条“江河”既体现了对中篇小说文体的某种延续与突破的“勇敢”,也纵横交错地呈现了以候鸟迁徙为故事背景的管护站、娘娘庙、瓦城的俗世百相,并由铺叙世俗而抵达心灵归宿的思考、升华,以悲悯之心完成了一次生命寓言式的写作,给读者以活着的“勇敢”。

    2022年05期 v.36;No.145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3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江河里的“勇敢”——迟子建《候鸟的勇敢》论

    甘林全;唐艳丽;

    关于小说的认识,迟子建认为:短篇是溪流,长篇是海洋,中篇就是江河。《候鸟的勇敢》是中篇小说,这条“江河”既体现了对中篇小说文体的某种延续与突破的“勇敢”,也纵横交错地呈现了以候鸟迁徙为故事背景的管护站、娘娘庙、瓦城的俗世百相,并由铺叙世俗而抵达心灵归宿的思考、升华,以悲悯之心完成了一次生命寓言式的写作,给读者以活着的“勇敢”。

    2022年05期 v.36;No.145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3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课程思政研究

  • 红色案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中的选择与运用

    李新华;

    红色案例具有鲜活性、榜样性、真实性等特点,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素材。本文根据广西现行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分章节凝练思政元素,提出了各章节可运用的红色案例范例,归纳了教师讲授、媒体展示、小组分享、角色体验、实践研修等五种运用方式。教师要强化课程思政意识,认真学习“四史”并在运用红色案例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2022年05期 v.36;No.145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1K]
    [下载次数:4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红色案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中的选择与运用

    李新华;

    红色案例具有鲜活性、榜样性、真实性等特点,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素材。本文根据广西现行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分章节凝练思政元素,提出了各章节可运用的红色案例范例,归纳了教师讲授、媒体展示、小组分享、角色体验、实践研修等五种运用方式。教师要强化课程思政意识,认真学习“四史”并在运用红色案例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2022年05期 v.36;No.145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1K]
    [下载次数:4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高职高专朗诵艺术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内容及实施策略

    张秀珍;吴颖;石群山;

    朗诵艺术是高职高专文科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朗诵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这就为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本课程的思政建设可从教学团队、教学大纲、教案课件、线上课程、微课录制、固化成果六个方面展开,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德技融合、随文而育、双重浸润、共鸣共情”四条原则,运用教学内容重精选、教学方法重体验、教学过程重浸染、教学评价重共鸣、课外延伸重提升等实施策略,高效地促使学生获得朗诵知识、朗诵能力和思政素养的同步提升,从而实现朗诵艺术课程“以德树人、随文育人”的课程思政目标。

    2022年05期 v.36;No.145 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1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职高专朗诵艺术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内容及实施策略

    张秀珍;吴颖;石群山;

    朗诵艺术是高职高专文科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朗诵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这就为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本课程的思政建设可从教学团队、教学大纲、教案课件、线上课程、微课录制、固化成果六个方面展开,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德技融合、随文而育、双重浸润、共鸣共情”四条原则,运用教学内容重精选、教学方法重体验、教学过程重浸染、教学评价重共鸣、课外延伸重提升等实施策略,高效地促使学生获得朗诵知识、朗诵能力和思政素养的同步提升,从而实现朗诵艺术课程“以德树人、随文育人”的课程思政目标。

    2022年05期 v.36;No.145 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1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新工科背景下研究生应用型专业课“五位一体”课程思政设计与思考——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李洁;张兴旺;

    研究生教育是衡量国家创新发展潜力与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全面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本文在分析研究生课程思政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工科背景下研究生应用型专业课“五位一体”课程思政体系,并分别从元素内涵(新)、情怀内涵(情)、工程内涵(工)、创新内涵(创)、文化内涵(史)等五个方面展开了分析,最后探讨了推进其课程思政的策略。研究生应用型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需进一步强化专任教师的课程思政素养与意识,提炼出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思政元素,结合课程特征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改进教学方法、构建相关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等,确保课程思政深入贯穿研究生培养全过程。

    2022年05期 v.36;No.145 6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4K]
    [下载次数:5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新工科背景下研究生应用型专业课“五位一体”课程思政设计与思考——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李洁;张兴旺;

    研究生教育是衡量国家创新发展潜力与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全面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本文在分析研究生课程思政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工科背景下研究生应用型专业课“五位一体”课程思政体系,并分别从元素内涵(新)、情怀内涵(情)、工程内涵(工)、创新内涵(创)、文化内涵(史)等五个方面展开了分析,最后探讨了推进其课程思政的策略。研究生应用型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需进一步强化专任教师的课程思政素养与意识,提炼出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思政元素,结合课程特征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改进教学方法、构建相关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等,确保课程思政深入贯穿研究生培养全过程。

    2022年05期 v.36;No.145 6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4K]
    [下载次数:5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高等教育教学研究

  •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生职业技能“八证书”制度的构建——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徐捷;何红雨;

    师范类专业认证作为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必然要求。师范生职业技能作为师范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八证书”制度是探索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的一种手段、一种路径。本文探讨了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求与师范生职业技能“八证书”制度培养目标的一致性,进而阐述了构建师范生职业技能“八证书”制度的意义。

    2022年05期 v.36;No.145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1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生职业技能“八证书”制度的构建——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徐捷;何红雨;

    师范类专业认证作为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必然要求。师范生职业技能作为师范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八证书”制度是探索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的一种手段、一种路径。本文探讨了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求与师范生职业技能“八证书”制度培养目标的一致性,进而阐述了构建师范生职业技能“八证书”制度的意义。

    2022年05期 v.36;No.145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1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大学生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教育探析

    吴斯;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轨道交通以其快捷、绿色、舒适等特点成为大学生重要的出行方式。因此,大学生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教育成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教育紧迫性的基础上,阐述大学生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教育主要有安全意识教育、安全知识与安全技能教育等内容,并提出通过实现“两个转变”、落实“三项工作”等策略,以推进大学生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教育的开展、提升大学生轨道交通安全意识和能力,为加强大学生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2年05期 v.36;No.145 74-7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6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大学生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教育探析

    吴斯;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轨道交通以其快捷、绿色、舒适等特点成为大学生重要的出行方式。因此,大学生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教育成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教育紧迫性的基础上,阐述大学生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教育主要有安全意识教育、安全知识与安全技能教育等内容,并提出通过实现“两个转变”、落实“三项工作”等策略,以推进大学生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教育的开展、提升大学生轨道交通安全意识和能力,为加强大学生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2年05期 v.36;No.145 74-7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6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自然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

  • 一种新型的分布式伪卫星钟差解算方法

    黄星;唐江凌;丛诗琪;覃星玥;

    针对分布式伪卫星组网定位系统中各伪卫星时钟难以同步或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分布式伪卫星钟差解算方法以提升伪卫星时钟同步精度。通过设计合理的时钟分配方案,采用载波相位观测方程建立星间钟差模型,可以解算出组网内各个伪卫星间的钟差。根据实验采集的数据和仿真结果验证,该分布式伪卫星钟差解算方法可行。

    2022年05期 v.36;No.145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0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一种新型的分布式伪卫星钟差解算方法

    黄星;唐江凌;丛诗琪;覃星玥;

    针对分布式伪卫星组网定位系统中各伪卫星时钟难以同步或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分布式伪卫星钟差解算方法以提升伪卫星时钟同步精度。通过设计合理的时钟分配方案,采用载波相位观测方程建立星间钟差模型,可以解算出组网内各个伪卫星间的钟差。根据实验采集的数据和仿真结果验证,该分布式伪卫星钟差解算方法可行。

    2022年05期 v.36;No.145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0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桂林教育论坛

  • 农村幼儿园劳动教育的价值及实践路径探析

    廖仙;王国超;

    近年来,我国学者以新时代为视角重新审视了劳动教育的内涵与价值,劳动教育也开始得到重视。基于新时代下劳动教育的内涵与特征,本文认为农村幼儿园劳动教育有利于幼儿获得求“真”式劳动精神、拥有明“善”式劳动人格和习得赏“美”式劳动情感。基于农村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现状,可将食育和自然纳入幼儿劳动教育课程的设计中,并形成当地独具特色的园本课程。

    2022年05期 v.36;No.145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1K]
    [下载次数:7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农村幼儿园劳动教育的价值及实践路径探析

    廖仙;王国超;

    近年来,我国学者以新时代为视角重新审视了劳动教育的内涵与价值,劳动教育也开始得到重视。基于新时代下劳动教育的内涵与特征,本文认为农村幼儿园劳动教育有利于幼儿获得求“真”式劳动精神、拥有明“善”式劳动人格和习得赏“美”式劳动情感。基于农村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现状,可将食育和自然纳入幼儿劳动教育课程的设计中,并形成当地独具特色的园本课程。

    2022年05期 v.36;No.145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1K]
    [下载次数:7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动物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呈现与接受

    李春喜;

    小学语文教材入选了大量的动物文学作品,集中分布于低中年级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文体偏于集中,动物小说缺失、作品的内容主旨偏于知识和伦理教育、动物形象类型化、艺术风格单一化等问题。教学中不少教师对动物文学的理解片面,重知轻美、重理轻趣,教学模式高度趋同。为此提出应丰富动物文学选文的价值取向、关注儿童的阅读视域和阅读期待、关注动物文学的文本特征等建议,以充分发挥动物文学作品的价值,培植儿童的美好人性。

    2022年05期 v.36;No.145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8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动物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呈现与接受

    李春喜;

    小学语文教材入选了大量的动物文学作品,集中分布于低中年级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文体偏于集中,动物小说缺失、作品的内容主旨偏于知识和伦理教育、动物形象类型化、艺术风格单一化等问题。教学中不少教师对动物文学的理解片面,重知轻美、重理轻趣,教学模式高度趋同。为此提出应丰富动物文学选文的价值取向、关注儿童的阅读视域和阅读期待、关注动物文学的文本特征等建议,以充分发挥动物文学作品的价值,培植儿童的美好人性。

    2022年05期 v.36;No.145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8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初中语文新闻写作教学策略探究

    马金凤;祁晓冰;

    在全媒体时代,新闻作为一种报道事实、传递信息的实用类文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但是目前初中语文新闻写作教学仍存在重知识轻实践、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新闻写作教学与初中语文其他文体写作教学的异同,归纳初中语文新闻写作教学的特点,并结合新闻学相关理论,探究初中语文新闻写作教学的相关策略。教师应根据新闻特点整体规划新闻单元教学、加强新闻理论学习、创新安排实践活动、构建新的新闻作品评价标准以及采用多元评价指导教学,以提高初中语文新闻写作教学的实效。

    2022年05期 v.36;No.145 95-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7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初中语文新闻写作教学策略探究

    马金凤;祁晓冰;

    在全媒体时代,新闻作为一种报道事实、传递信息的实用类文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但是目前初中语文新闻写作教学仍存在重知识轻实践、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新闻写作教学与初中语文其他文体写作教学的异同,归纳初中语文新闻写作教学的特点,并结合新闻学相关理论,探究初中语文新闻写作教学的相关策略。教师应根据新闻特点整体规划新闻单元教学、加强新闻理论学习、创新安排实践活动、构建新的新闻作品评价标准以及采用多元评价指导教学,以提高初中语文新闻写作教学的实效。

    2022年05期 v.36;No.145 95-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7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主题式教学在八年级英语听说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秦艺玲;

    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主题语境学习英语的方式要比传统碎片化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围绕贴近生活的主题开展学习,对获取的知识印象更深刻。本文根据主题式教学的特点和原则,从课前、课中和课后阐述如何把主题式教学运用到八年级英语听说教学实践中,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提高英语听说教学的效率。

    2022年05期 v.36;No.145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2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主题式教学在八年级英语听说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秦艺玲;

    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主题语境学习英语的方式要比传统碎片化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围绕贴近生活的主题开展学习,对获取的知识印象更深刻。本文根据主题式教学的特点和原则,从课前、课中和课后阐述如何把主题式教学运用到八年级英语听说教学实践中,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提高英语听说教学的效率。

    2022年05期 v.36;No.145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2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调动学校、教师和家长三方积极性,着力提升学校课后服务质量——以桂林市中山中学为例

    邱醒嵘;蒋向东;

    开展课后服务,责任主体是学校,实施主体是教师,支持主体是家长。调动学校、教师、家长三方在课后服务中的积极性,是抓好课后服务工作的关键。本文以桂林市中山中学为例,从学校、教师和家长三方角度,梳理开展课后服务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推动三方积极性、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的策略。

    2022年05期 v.36;No.145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7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调动学校、教师和家长三方积极性,着力提升学校课后服务质量——以桂林市中山中学为例

    邱醒嵘;蒋向东;

    开展课后服务,责任主体是学校,实施主体是教师,支持主体是家长。调动学校、教师、家长三方在课后服务中的积极性,是抓好课后服务工作的关键。本文以桂林市中山中学为例,从学校、教师和家长三方角度,梳理开展课后服务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推动三方积极性、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的策略。

    2022年05期 v.36;No.145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7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