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名称: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创办日期: 1987年
刊期: 双月刊 主管部门: 桂林市教育局 主办单位: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出版单位: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
主编:何红雨
副主编: 秦初生
电话: 0773-3975099(文科编辑室);0773-3975100(理科编辑室);0773-3975098 电子信箱: glxbbjb@126.com
传真:0773-397509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5-1302/Z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1-7070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自启动建设以来,按照国家总体布局与保护规划的要求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在后续建设过程中尚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在总体布局上“四园”建设已经取得很好的进展,但“一路”与“多点”建设还有待深入推进。在四种类型的主体功能区建设方面,如何做好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以及传统利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针对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文物保护是利用开发的基础,创新红色旅游模式,开展红色研学教育等策略。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了重大战略部署,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红色文化旅游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湘江战役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为开展红色文化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也面临着基础设施薄弱、资源挖掘不深、旅游品牌不强和人才队伍缺乏等问题,不利于红色文化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本文从完善红色文化旅游设施、丰富红色文化旅游内涵、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品牌、培养红色文化旅游人才四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湘江战役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的路径,旨在以红色文化旅游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党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既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又具有显著的育人价值。在新时代,将党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通过系统开设党史文化课程、挖掘并利用党史文化资源、开展多样化常态化党史文化学习教育活动、创新传播及学习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更好地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空间关联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充分了解其空间效应,制定旅游环境保护对策是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选取2006—202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以及空间计量模型对广西石漠化片区35个县(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空间关联特征以及空间溢出效应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广西石漠化片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呈现较显著的空间关联特征,且呈上升变化趋势;旅游环境承载力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旅游者规模、生态旅游资源禀赋、旅游服务设施供应能力、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产业经济效益、环境负担能力均对本县(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存在直接效应。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科学划分片区,改善生态环境;缩小区域差异,实现地区联动发展;加强监测管理,提升旅游发展水平;发挥空间溢出效应,实现可持续发展4条对策。
民俗旅游作为社会发展的新业态,在全面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对里湖瑶族乡的民俗旅游进行了深入分析,将其发展模式划分为认知型、教化型和满足型三种,并且在文化自信、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三个维度上,详细论述了民俗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从政策支持、产业发展、创新驱动和多元参与四个方面提出构建长效发展机制的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但是对其宣传与推广的力度不足。文章从生态翻译学理论角度出发,将翻译生态平衡、“翻译群落”生态平衡和文本生态平衡三个原则运用于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以提升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的效果,助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信息化时代对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是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条件,主要由数字化意识、数字化教学能力和数字化教学责任三个部分组成。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是一个多方协作、循序渐进的过程。本文阐述了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构成要素,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教师数字素养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教师数字素养意识淡薄、教师数字素养制度建设不完善、教师数字素养培训体系不健全等,并提出增强高校教师数字素养和责任意识、加强高校教师数字素养制度建设和完善高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训体系三条提升我国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路径。
在新电商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与广西农业企业项目的整合,有助于学生更快地掌握“互联网+”时代的有关知识。高职院校要与广西农业企业合作,培育教师树立以广西农业企业项目开发为基础的课程教育理念,逐步建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新体系。高职院校教师要将广西农业企业项目引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掌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知识和具备乡土情怀的优秀毕业生,为广西农业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教学评价是教学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能够反馈教与学的效果,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新课程标准指出,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教学评价能够充分发挥以评促学和以评促教的作用。初中英语教学应围绕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建构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评价模式,设计并实施与课前、课中及课后的教与学活动协调一致的诊断性、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活动,确保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及对教与学效果的评价三者融为一体、相互促进,以培养中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本文在概述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课程内涵的基础之上,分析了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英语课程实施的背景及意义。结合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实际,从研读课程标准,理清思路;梳理教材,开发资源;巧用资源,灵活施教;有效评价,及时反馈四个方面展开教学实践。根据教学效果,提出组织培训课程和教研活动,帮助教师了解中小学教学衔接问题;提供教师交流和合作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定期评估校本课程实施效果、及时调整课程设计三条建议。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劳动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关键一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元素,从培养劳动意识、养成劳动习惯、爱惜劳动成果、了解劳动常识、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等方面融入了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将小学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有助于发挥跨学科整体育人的优势。本文从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劳动元素、培养学生劳动意识,结合实践活动开展跨学科劳动教育、提高学生劳动技能,整合家校力量开展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三个方面提出小学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共育的实践路径。本文还从课程资源整合、价值引导、实践提升、多元评价四个方面提出小学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共育的教学思考,以期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优势,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养成良好的劳动素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将其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他人和社会,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本文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坚定学生文化自信三方面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并提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在“寓”字上下功夫,加强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加强课外实践活动。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变革注入新的活力。如何抓住数字技术的优势,推动小学课后服务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阐述了数字技术助力小学课后服务具有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提高小学课后服务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师开展教学实践、助力素质教育的创新性变革、提高课后服务评价水平等意义;提出数字技术助力小学课后服务的对策:推动优质课后服务数字资源均衡发展,丰富课后服务数字资源,提升课后服务教师数字素养,加强学校硬件设施建设。
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应以落实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梳理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研究的动态趋势,发现对其研究主要集中于课后作业功能、创新及评价等方面;课后作业类型以基础类、综合类和探究类为主,对课后作业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相对较少。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对新课标中作业设计要求理解较浅,在课后作业设计上未能有效遵循目标性、平衡性、评价性和补充性原则。鉴于此,可采取设计多维目标,注重学生的差异性;以新课标为准绳,明确作业设计方向;丰富作业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设计“可爱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动起来;优化课后作业评价等策略来完善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