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来,学报编辑部坚持守正创新,精心办刊,严把学报质量关,以特色见长,努力推进学报高质量发展。
坚持正确出版导向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为确保正确的办刊方向,学报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和提升编辑人员的导向意识、把关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对学报每期刊发的所有文章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严格审核,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以制度建设筑牢办刊根基
学报编辑部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在审稿方面,严格执行初审、复审和终审制度。在校对方面,编辑部人员由原来的3次校对增加到7次校对。强化编辑责任意识、把关意识,在文章编辑加工和校对工作中以高度的责任心、细心和耐心,把工作做细致、做精确,尽最大努力减少差错率。
开设专栏,凸显期刊特色
学报在办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高等教育教学研究》《旅游·社会·文化》《语言·文学》等栏目,服务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上,开设特色栏目,突破期刊同质化藩篱。
开设《桂林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栏目,凸显地域特色。学报自2015年1月开始,每期均开设《桂林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栏目,栏目研究主题涉及桂林史前文化、石刻文化、山水文化、抗战文化、红色文化、旅游文化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助力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该栏目分别于2019年12月、2023年12月连续两届荣获“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
开设《桂林教育论坛》栏目,凸显师范特色。《桂林教育论坛》栏目聚焦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每期均刊发来自高校和一线教师关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文章,为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科研提供了交流平台,助力基础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学报社会效益良好
近五年来,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在学报编委会的指导下,学报质量和学术影响力得到了较大提升。根据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23版、2024版等)计量指标统计,学报学术影响力在同级同类学校中居于前列。2023年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开展期刊编校质量检查,共抽检《新闻潮》等49种期刊,我校学报此次编校质量检查差错率为万分之0.16,编校质量合格,并排名全区第二,表明学报严格把守稿件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关,办刊水平不断提升。2023年9月,《桂林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学报被评为AMI职院刊入库期刊(2022版)、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第7版);2023年12月,学报被评为“广西高校精品期刊”,2024年11月,学报编辑部被评为广西高校学报优秀团队;2024年12月,学报编辑部当选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单位。
学报编辑部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要求,坚持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努力推进学报高质量发展。
(一审:秦初生;二审:陈儒;三审:蒋家安)